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慈姗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92-98,共7页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项目编号:20&ZD28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吴晓东先生的新著《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中,“文学性”范畴构成了勾连各章节的主要线索与核心问题视阈。具体而言,在新世纪语境下对文学性问题的再探讨将包含对文本“内”“外”界限及其相互关系的厘定,对文学之审美功能及审美活动自身独特性的分析把握,以及在创作与研究实践中对文学伦理诸向度的审慎探寻。《文本的内外》各章以文本细读为方法,从寻找形式中介入手,结合对各层次语境的认知体察,呈现了“文本”与“历史”的互化过程,并在由形式诗学向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径中对审美与政治之关系进行了原理性探讨。而在审美维度之外,伦理维度也从著作的字里行间生长,由研究态度、研究方法本身所建构的文学伦理最终通向了对现代主体问题的思考,并触及了人文学术在当今世界的文化位置与深度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