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100029 [2]重庆大学出版社,401331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3期185-197,共13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艾芜在1930年代对于上海的书写,一向不甚受人关注。其实,艾芜笔下的上海城市空间具有耐人寻味的复杂意义,其晦暗之处既显示出作家对于南行经验书写所开辟的精神和心灵空间的眷恋,也是艾芜在大都市不适感的表征;他基于上海期间牢狱经验的创作提出了“灾民暴动后怎样”的追问,人物疯癫与沉默的境遇与同时代其他左翼人士的灾荒书写和牢狱书写之间体现出犹疑不决的对抗性。要之,1930年代在上海的十年值得深描,这既是艾芜由受五四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意识转为建立较为稳定的革命者主体性过程的关键环节,而新文学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在一位具体的作家身上呈现出怎样的复杂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