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学与西洋构成意识在中国书法中的导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祝帅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图书馆

出  处:《中华书画家》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书法学学科发展史1918-2021”[立项号:21BF0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观察晚近中国书法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时,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笔者心头,那就是以明季黄道周、张瑞图、詹景凤、王铎、傅山为代表的大幅狂草书法,为何在整个清代并没有随着书写条件的不断提升而进步,反而几成绝唱,乃至一直到20世纪的林散之这里才重新接续起唐代狂草的伟大传统?对此,书法史往往解释为清代篆隶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限制了行草书特别是狂草的发展,而篆隶书的异军突起则得益于清代金石学的复兴和碑学的兴起。

关 键 词:书法史 林散之 构成意识 詹景凤 行草书 张瑞图 狂草 碑学 

分 类 号:J29[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