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晶 Jin Jing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3期130-133,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作为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共三个乐章,却没有一个音符。约翰·凯奇是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的先驱,作为先锋派古典音乐的代表,他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加料钢琴”,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尔、萨蒂,虽然也曾有过类似实验,但约翰·凯奇才是这一乐器的正式创造人。文章重点关注约翰·凯奇为何要创造“加料钢琴”这种乐器,或者为何会创作《4′33″》这类作品。首先,文章对禅宗哲学观的指涉与体验的核心要素展开探讨;其次,讨论“让声音显示自身”的本质、方法及其与禅宗哲学的关系;再次,从约翰·凯奇所创作作品的演奏形式入手,分析与传统完全背离的分散式演奏形式的意义、价值及其在禅宗观念影响下的表现方式;最后,文章以“让声音显示自身”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分析约翰·凯奇就作曲家、演奏者、听众所提出的无涉性观念的本质,从而为后现代视域下约翰·凯奇音乐观念的生成与接受提供可供参考的价值导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