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淼 赵杰[1] 贺菲菲[1] 郭伟成[1] 朱瑞[1]
机构地区:[1]北京老年医院,北京100095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4期752-75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BM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根据有无斑块将病人分为斑块组(133例)和无斑块组(68例)。分析病人临床资料、BM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斑块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及年龄、BMI、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28.3%,BMI≥24.0 kg/m^(2)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49.4%。BMI≥24 kg/m^(2)组较BMI<24 kg/m^(2)组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P<0.05),BMI≥28.0 kg/m^(2)组较BMI<28.0 kg/m^(2)组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P<0.05);BMI、吸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BMI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升高;超重及肥胖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更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高BMI、吸烟、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5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