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亨利·米肖诗歌创作中“道”的投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小波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摘  要:19世纪以后,法国汉学研究蒸蒸日上,巴黎甚至被誉为“世界汉学之都”。伴随着斯坦尼斯拉·于连(Stanislas Julien)翻译的《道德经》、顾塞芬(Séraphine Couvereur)翻译的《四书》《诗经》和戴遂良(Léon Wieger)编译的《老子、庄子和列子》等中国哲学原典在巴黎的热销,越来越多后期印象派诗人开始逐渐接触到儒道文化。其中,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精神科学与生存智慧,又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产生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及文化危机天然相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诗人的推崇与赞美,成为许多文人的“救命良药”。

关 键 词:后期印象派 法国汉学 儒道文化 生存智慧 《四书》 诗歌创作 现代性问题 道家思想 

分 类 号:I565.072[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