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小波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摘 要:19世纪以后,法国汉学研究蒸蒸日上,巴黎甚至被誉为“世界汉学之都”。伴随着斯坦尼斯拉·于连(Stanislas Julien)翻译的《道德经》、顾塞芬(Séraphine Couvereur)翻译的《四书》《诗经》和戴遂良(Léon Wieger)编译的《老子、庄子和列子》等中国哲学原典在巴黎的热销,越来越多后期印象派诗人开始逐渐接触到儒道文化。其中,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精神科学与生存智慧,又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产生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及文化危机天然相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诗人的推崇与赞美,成为许多文人的“救命良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