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虹 王梦雨 刘小蕾 董彦彬 姜荣环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北京市100853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门诊就诊的首发抑郁症伴焦虑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4、6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疗效指数(EI)、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总有效率均逐渐提升,治疗2、4、6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47%、76.47%、10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96%、1.96%和56.86%(P均<0.01)。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6周,观察组患者EI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4周,2组患者E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SE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4、6周,2组患者SE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12%(χ^(2)=12.305,P<0.001);治疗2、4、6周,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

关 键 词:抑郁症 焦虑 坦度螺酮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分 类 号:R749.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