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盈盈[1] 王沫 Huang Yingying;Wang Mo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10期124-134,共11页SOCIOLOGY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历史演进和本土逻辑”(22XNLG09)。
摘 要:本文综述的是中国内地社会科学界在2011年至2021年期间有关“定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旨在描绘最近十年的方法学生态,并对其中凸显的方法议题进行重点评述。基于对120余篇文献的分析与笔者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可以看到近年来定性/质性研究方法在学界以及社会上的可见度有显著增加;除了译介的持续引进,结合中国情境与语境的原创性的方法论述亦有所增加。其中,个案法、扎根理论、口述史、访谈与叙事是聚焦较多的方法议题;日常生活的视野与整体性/总体性的知识生产是两个不断被强调的方法走向。此外,定性研究的开放性与具身性、田野调查的若干具体面向、对于经验世界复杂性的强调,以及对于相应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的认识与拓展可能性的探讨亦有所涉及。整体而言,有关方法学的研究生态正在生成之中。笔者亦期待在跨界的视野之下,可以出现更多更为扎根、更有洞见与启发、更具过程性与反身性分析的具体方法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