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技术治疗CPAT继发TN患者的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广俊 李海洋[2] 张海军 

机构地区:[1]通许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开封475000 [2]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450000 [3]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开封475003

出  处:《淮海医药》2023年第2期165-168,共4页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究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小切口切除术对桥小脑角区肿瘤(CPAT)继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神经功能、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6例CPAT继发性TN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53例)和常规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微创组采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进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颈静脉血氧饱和度(CJVO2)]、神经疼痛因子[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IL)-1β]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95.79±10.39)min、(10.85±2.72)d]短于常规组[(120.66±12.53)min、(15.54±2.79)d],术中总出血量[(60.44±12.53)mL]少于常规组[(119.78±15.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微创组NIHSS、VAS评分[(25.87±2.11)分、(2.47±0.73)分]低于常规组[(28.46±2.35)分、(3.34±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CBV、CBF、CJVO 2、β-EP水平[(1.86±0.51)mL/100 g、(31.52±2.69)g/min、(69.74±4.11)%、(184.59±15.71)ng/L]高于常规组[(1.45±0.44)mL/100 g、(25.76±2.73)g/min、(59.73±3.82)%、(162.43±14.36)ng/L],VIP、IL-1β水平[(28.73±3.68)ng/L、(37.22±3.19)ng/L]低于常规组[(35.41±3.77)ng/L、(40.42±4.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7%)低于常规组(16.98%)(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小切口切除术治疗CPAT继发性TN能优化手术指标,改善血流动力学,调控神经疼痛因子水平,进而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 键 词:小脑桥脑角肿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血流动力学 

分 类 号:R739.4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