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乐韶华 熊春文[2] Le Shaohua;Xiong Chunwe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出 处:《青年探索》2023年第2期86-97,共12页Youth Exploration
摘 要:流动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群体,在人口城镇化背景下该群体的教育、社会融入与群体文化等议题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其中,语言作为流动青少年群体文化的重要符号元素,其切入流动青少年生活世界的独特意义尚未被充分探索。本文基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我国中部省会城市城郊一所公立小学为例,深入探索流动青少年在学校、家庭两个主要生活场域中所面临的语言适应区隔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并对家庭、学校两个空间中主体重构语言区隔的适应行动予以类型学划分和动态关联,重新审视反学校文化的结构性定位和“天花板效应”的论断。本文将文化作为一种方法,探索流动青少年在家庭、学校两个空间中的语言适应图景,充分发掘流动青少年群体在结构性“天花板”之下的能动性与主体性,以期实现对既有研究理论视角的贯通与突破,推动构建流动青少年群体文化研究的积极面向,为流动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具体化提供新的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