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莫倩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人民画报》2022年第8期54-57,共4页China Pictorial
摘 要:历时30余年,“南海Ⅰ号”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南宋,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正沿着中国东南沿海缓缓前行,前往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然而,就在行驶至今广东省阳江市海面时,船只沉没,就此沉睡海底.直到800年后的1987年,这艘沉船才得以"重见天日".中国水下考古学之父俞伟超将这艘沉船命名为"南海I号",寄托了对中国水下考古未来美好的期许.如今,"南海I号"的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掘文物近20万件(套)."南海I号"从发现到完成考古发掘研究,历时30余年,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关 键 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考古发掘 水下考古 俞伟超 实物证据 南海Ⅰ号 广东省阳江市 中国东南沿海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