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卫宜锐 姜晓琼 栗嘉瑶 曹雪芹 李蓉 王跃惠 谢武 王晓晖[1] 王丽[1]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太原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1101140210)。
摘 要:肾细胞癌(RCC)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预后较差。由于ccRCC复杂的生物学特征,现有的预测预后手段不足以充分预测预后,不能为患者的分期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因此,寻求及应用ccRCC新型预后相关标志物来补充预测预后手段十分重要。近几年来,对于ccRCC的预后相关标志物的研究方向可分两类:一类是提示预后较好的保护因素,一类是提示预后较差的风险因素。其中,保护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蛋白质编码基因、血管生成相关标志物、细胞极性相关标志物、自噬相关标志物和脂肪酸代谢相关标志物及中医药相关标志物。风险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免疫检查点、蛋白质编码基因、蛋白质编码相关标志物、RNA类和簇分化抗原类。该文将从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两方面对ccRCC研究价值较高的预后相关标志物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2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