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频[1]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
出 处:《荣宝斋》2023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摘 要:结合传世文献与具体的碑刻作品,我们可以深入讨论东汉后期碑文体的产生过程与文体来源,从而梳理出中国式纪念碑文的初期结构特征及其与当时石刻载体之间的丰富创生关系。在本文看来,东汉中后期先有“铭”“诔”或“颂”“表”等文体在石碑上的书刻,逐渐才形成文体上的实践自觉,发展出后来所谓的“碑”文。当“刊石树碑”成为东汉后期士阶层流行的纪念方式之后,碑也从物质载体的概念,逐渐增加了一种全新文体的概念,由物及词,合二为一,完成了中国纪念碑从产生到类型化的创始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