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期盐粮开中与国债市场的运行  

Kai-Zhong of Salt-Grain and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Debt Market during the Early M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冬阳[1] Luo Dongyang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长春13002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2年第1期38-48,共11页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S054)。

摘  要:明洪武朝确立的开中法,用政府控制的食盐交换商人手中的粮食诸物资,以供军饲等支出,因盐引这一延时支付工具的使用,从而不自觉地运用赤字财政、发展国债及国债市场。按洪武盐法,此国债市场仅有一级市场。永乐以后,因势要中盐禁例的突破,预颁勘合和代支流行,盐引交易的国债二级市场发展起来。此种发展的主动力,表面呈现为政府的屡屡兑付爽约,但实际上来自并受制于国家与商人间盐业利益分配的极限博奔。在此过程中,明朝政府曾以存积、常股的盐课(盐引)分类形式自我约束以保障信用,然因缺乏刚性制度约束,同时也因缘于元明转折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政策断裂,明前期盐引所代表的证券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较宋代远为倒退,其影响及于清前期,与同期英格兰的金融革命恰成鲜明对照。

关 键 词:明前期 盐粮开中 盐引 国债市场 极限博奔 元明转折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F83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