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戚世隽[1] 陈芳[1] Qi Shijun;Chen Fang
出 处:《艺术评论》2023年第2期114-129,共16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全明戏曲》编纂与俗文学编目整理研究”(项目号:20VJXT006)的阶段成果。
摘 要: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依据当时的社会共识去判案所造成的冤案,将窦娥之冤归结为贪官污吏或官员技术能力问题,反而低估了作品的价值。作品最后仍然依赖神判方法去解决冤案,反映出打破共识陷阱的艰难。作品对窦娥悲剧必然性以及窦娥所遭受刑罚的描述,构建了女性受难以祈雨的创作基础,这一目的在后来同题材作品中被改写了。探讨《窦娥冤》的创作原貌,也提示我们注意古代戏剧创作、表演的复杂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