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圈层传播:“圈子化”批评的破解之道?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莉丽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出  处:《创作评谭》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摘  要:批评的圈子化、同人化写作现象,作为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个顽疾,一直以来难以找到破解的方法。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人情化社会,批评家不但很难破除面子观念,同时也存在着拉帮结派的江湖意识,他们以学术趣味、价值立场、居住地域、师门谱系等为纽带结成共同体,确立山头、抱团出击,且往往以功利性的目的为前提开展批评活动,诸如为某位作家或者作品造势而举办的研讨会等等。另一方面,批评家也致力于自我身份的建构,通过加入某一个批评圈子在批评场域中占领评论话语权,甚至在专业评奖.

关 键 词:价值立场 文学批评 面子观念 人情化 居住地域 批评家 破解之道 话语权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