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燃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法学院 [2]天津大学中国智慧法治研究院
出 处:《法学文摘》2022年第3期18-20,共3页LAW SCIENCE DIGEST
摘 要:一、大数据证明的机理传统司法证明,无论是证据证明,抑或是推理、司法认知,都是基于人类主观经验的证明。大数据证明则是依靠智能化算法来完成证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人类经验的新型证明模式。一方面,大数据证明解决了人类经验难以完成的证明困境。大数据时代出现了证明对象海量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互联网涉众案件中,提取的电子数据动上亿条。对此,仅凭人类经验浏览完数据集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湟论进行证据推理。这种情况下,算法提供了一种超越人类经验的智能化证明方法。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研发出不少互联网金融案件算法证明模型,其证明机理由此可窥见一斑:(1)集资诈骗型:若海量资金账户链路指向某一个账户,基本可以判断该账户为“吸款”账户,属于集资、诈骗型犯罪。
关 键 词:证明对象 集资诈骗 司法证明 司法认知 大数据 证据推理 互联网金融 电子数据
分 类 号:D91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