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治理与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基于县域议事协调机构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3

Integrated Governance and Modernization of County Governance in China: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nalysis ofCounty Deliberative and Coordinating Bod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先红 TIAN Xianhong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武汉430079 [2]华中师范大学县域治理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44-52,共9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乡村振兴中的政府-农民责任共担机制研究”(90450210008)。

摘  要:当代中国基层的统合治理,是以党组织的领导权威为基础,依托党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实现对“条条”与“块块”的整合协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合治理模式,既克服了科层制的弊端,又超越了西方整体治理、弹性治理等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心工作的多元化,一方面,县域统合治理的需求大量增加,县域党委政府频繁启动政治动员,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基层各层级、各部门都被卷入政治动员体系之中,使得基层治理体制刚性化;另一方面,基层议事协调机构日益增加,但统合效能并未得到同步增长,统合治理出现“内卷”局面。诸多议事协调机构只具有形式、象征意义,而并未发挥实质性的统合功能,催生了大量的“软协调”。大量软化的议事协调机构的出现,成为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表现。

关 键 词:统合治理 县域治理 基层治理 议事协调机构 中心工作 条块关系 

分 类 号:D6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