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难经》与《素问》两种脉法异同探析《难经》理论来源  被引量:2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Source of Nan Jing Based 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wo Pulse Methods of Nan Jing and Su We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靖婷 张宇鹏[1] 张逸雯 徐世杰[1] XU Jingting;ZHANG Yupeng;ZHANG Yiwen;XU Shijie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3期352-353,384,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X051)-秦汉时期学术流变与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项目(2021C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Z-202155)-基于框架理论的《难经》诊疗理论体系研究。

摘  要:《难经》是否为传世本《黄帝内经》的解经之作在学术界存有争议。为厘清《难经》与传世本《黄帝内经》的关系,本文试从经脉学说形成与演变过程的角度切入,通过比较分析《难经》与《素问》“三部九候”概念和“独取寸口”诊断技术的差异,发现:《难经》中“三部九候”是在“寸口”一处动脉搏动部位进行分区和分层后形成的示意概念,与《素问》中的实体概念外延不同;《难经》“独取寸口”脉象的解析是基于血脉理论中的“循环说”与横向分布理论,“独取寸口”脉法通过诊察“寸口”一部,映射出全身内外上下气血异常部位以知病之所在,通过诊察“寸口脉”与“肾间动气”共同决其死生,补充了《素问》中“独取寸口”脉法以定死生之功;《难经》与《素问》在脉诊理论与技术差异背后的由来可能与扁鹊医学在两汉时期的演变有关系。

关 键 词:难经 三部九候诊脉法 独取寸口诊脉法 经脉学说 天回医简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