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朝奎(综述) 张革红(审阅)[1] HE Chaokui;ZHANG Gehong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山西太原030000
出 处:《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基 金:希思科-齐鲁肿瘤研究基金项目。
摘 要:嗜酸性粒细胞是进化上相对保守的多效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浸润于多种肿瘤组织,合成和分泌大量可溶介质和效应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直接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还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促进T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作为免疫功能的调节细胞改善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浸润,以及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从而间接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可通过塑造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结局,如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以及在胃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有望成为未来评估相关肿瘤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深入探究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策略、新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