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邬丹娟[1] 阮列敏[1] 季蕴辛[1] 童茂清 胡昕昕 杨清
机构地区:[1]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315010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23年第2期194-197,共4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RC261)。
摘 要:目的观察短期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特征对失眠慢性化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睡眠和心理门诊就诊且符合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短期失眠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4例(病程<3个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评估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睡眠质量。入组患者1周内安排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睡眠结构特点,随访3个月后评估其失眠的转归情况。结果短期失眠障碍患者随访3个月后其失眠慢性化比例为13%。睡眠恢复组和睡眠未恢复组REM微觉醒指数、非快速眼动3期(N3期)睡眠持续时间、N1和N3期睡眠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2.129,均P<0.05)。以睡眠是否恢复为因变量进行二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M微觉醒指数、BMI指数是失眠慢性化的风险因素(OR=1.291、1.458,均P<0.05);N3期睡眠持续时间和所占比例为失眠慢性化的保护性因素(OR=0.927、0.728,均P<0.05)。结论短期失眠障碍患者如果存在微觉醒指数、BMI指数和N1期比例增高;而N3持续时间及比例减少等睡眠结构特征则更容易出现失眠慢性化。其中微觉醒指数和BMI指数是失眠慢性化的危险因素,而N3期慢波睡眠为保护性因素。
关 键 词:睡眠结构 睡眠片段化 慢波睡眠 急性失眠 失眠慢性化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