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婕 李玲[1,2] 宋思敏 张悦[1,2] 李亚男[1,2] 郭义[1,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301617 [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1期192-194,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8203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81873369);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2020YJSB197);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GSKC20201001)。
摘 要:郭义教授致力中医针灸临床二十余年,先后跟随多位名老中医学习,后融汇各医家经验及自身临床心得体会,梳理回顾临床常用穴位的特异性,结合应用规律,在“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头面风池留,中焦中脘求,阳气寻大椎,脏病井穴收”的腧穴应用思想,现结合跟随郭义教授学习的临床实践过程,将“中焦中脘求”临床思路作为本文探讨重点,分享郭义教授临床应用中脘治疗疾病的特色及经验,以供志同道合者学习及应用推广。
分 类 号:R249.2[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