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得气产后癃闭V2选穴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中医杂志》《河南中医》《时珍国医国药》《山东中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得气的量化评价及客观表征研究现状概述
《上海针灸杂志》2023年第12期1331-1336,共6页李姝 宋思敏 李玲 高卫芳 付疆疆 郭义 刘阳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30125)。
得气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得气的科学基础、影响因素、激发条件等对于应用和调控得气以及提高针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得气是一种针刺感觉,目前的量化评价存在一定主观性,故需要对得气进行客观表征...
关键词:针刺疗法 得气 评估 量化评估 客观表征 脑功能 综述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世界中医药》2023年第19期2846-2850,共5页李玲 马婕 宋思敏 李姝 宋慧君 李岩琪 郭义 刘阳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030125)——基于针刺穴位微环境物理-化学耦合网络的针效初始动力学调控机制研究。
针刺效应的产生与大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术(fNIRS)是根据不同血氧含量产生近红外光信号差异而成像的动态可视化技术,可无创、可视化地研究脑功能活动。目前fNIRS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多集中在针刺对脑功能障碍相关疾...
关键词: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术 针刺研究 氧合血红蛋白 去氧血红蛋白 前额叶皮质 脑功能 认知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郭义“头面风池留”理论及应用被引量:5
《辽宁中医杂志》2023年第3期161-163,共3页张悦 李玲 宋思敏 马婕 郭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030125)。
风池穴临床主治广泛,其中又以病位在头、面部的疾病为主。郭义教授从事中医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历代医家临床应用、现代研究成果及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头面风池留”的临床...
关键词:风池穴 针刺 针刺手法 郭义 
郭义教授“中焦中脘求”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1期192-194,共3页马婕 李玲 宋思敏 张悦 李亚男 郭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8203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81873369);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2020YJSB197);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GSKC20201001)。
郭义教授致力中医针灸临床二十余年,先后跟随多位名老中医学习,后融汇各医家经验及自身临床心得体会,梳理回顾临床常用穴位的特异性,结合应用规律,在“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头面风池留,中焦中脘求,阳气寻大椎,脏病井...
关键词:中脘 针灸 名医经验 临床应用 
《伤寒论》痞证与心的相关性被引量:4
《吉林中医药》2019年第11期1426-1429,共4页李玲 阚湘苓 
《伤寒论》痞证以心下痞为主症。临床上痞证可以分为热痞证、寒热错杂痞证和虚痞证3种,其病机均与心相关。热痞证与寒热错杂痞证皆由心中有热所致,治疗采用泻心汤类方,清泻心中热邪以消痞。热痞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心火亢盛,...
关键词:《伤寒论》 痞证 心下痞 辨证论治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产后癃闭选穴规律研究被引量:7
《山东中医杂志》2019年第6期530-533,共4页刘春柳 王炳权 李玲 王斯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03333);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61006301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探讨治疗产后癃闭的针灸处方选穴配伍规律,并获得新方。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所有治疗产后癃闭的完整针灸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
关键词:产后癃闭 针灸 配穴规律 文献研究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浅析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4年第7期1262-1263,共2页李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湿热证的比例越来越高,湿热交阻证已成为常见的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已明确为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为可改变危险因素。湿热痰火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病机之一;湿热内蕴是糖尿病诸多证型的发...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湿热 湿热交阻证 高脂血症 糖尿病 高血压 肥胖 
郭利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1则
《河南中医》2014年第1期62-63,共2页李玲 
郭利平教授在治疗心肾阳虚所致窦性心动过缓时,采用温肾阳、助心阳、温阳育阴以防阳脱阴竭之法,常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生脉散化裁治疗。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 麻黄细辛附子汤 生脉散 郭利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