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尚晓进[1] Shang Xiaojin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63-72,共10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认同研究”(17BWW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河南》五论标志着鲁迅思想原点的形成。他以内曜、心声和白心这组概念确立内在性原则,呼应了权威内置的现代性转折。源于德国浪漫传统、经章太炎再阐释的文化民族主义赋予鲁迅的内在性原则以本体论依据,启发他以“自性”为根基沟通个体与民族共同体,提出“取今复古”的民族内部更新方案。鲁迅关于民族更新的思考在启蒙与浪漫的张力中展开,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尤显两者间的紧张关系,映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在现代转型之际的共同困境。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主题缘起于民族内部更新之命题,《阿Q正传》和《故事新编》以对典籍的戏仿敞开反思和重构国民性的空间,经由文化民族主义理路,国民性话语衔接起左翼文艺目标,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4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