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中国化”的特定性质与独特发展进程(笔谈)  被引量:2

The Siniciz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s:Its Definition and Evolu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承勇 王立新 查明建[4] 张冰[5] 尚必武[6] JIANG Chengyong;WANG Lixin;ZHA Mingjian;ZHANG Bing;SHANG Biwu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杭州310018 [2]南方科技大学,深圳518005 [3]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4]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5]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北京100871 [6]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1期126-138,共13页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基  金: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世纪以来海外中国文学评论中的中国话语与形象研究”(编号21JZD05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就“外国文学”这一概念的范畴而言,可分为“原初的外国文学”和“中国的外国文学”两种形态。所谓“原初的外国文学”,指的是国外不同时期的作者,运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在自己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针对其所生存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个人体悟进行的文学实践的产物。而当外国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入中国的现实文化语境中时,经过翻译、阅读理解以及讲授传播过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蕴含着中国思维方式,具备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特色的新形态,也可以说已经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文化因子和文学现象。百多年来在中国出现的外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外国文学”总体上呈现出了三大本质性的特征:一是外国文学在救亡图存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引入中国,决定着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它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历史发展要求的;二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和研究都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三是在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外国文学中国化”是个特定的概念和学术范畴。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近期出版的《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六卷本),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通过50多个专题,系统地、全方位地总结和揭示了外来文学进入现当代中国文坛并成为中国的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规律。该系列著作出版后,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现集中刊发几篇知名学者的评论文章,以期将该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关 键 词:外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上海交通大学 文化因子 国家出版基金 学术范畴 社会文化语境 刘建军 

分 类 号:I109[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