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免疫组化技术在术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娜娜 王岳君[1] 杨苗苗 孙晶璐 刘芳慧 孟刚[1,2]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合肥230011 [2]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3年第3期373-37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基  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320.6750.19089-89)。

摘  要: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滤泡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影响患者的存活率[1-2]。WHO(2022)甲状腺肿瘤分类中,建议不要将“乳头状微小癌”视为特殊亚型[3],虽然最大径<1 cm的PTC预后较好,但其生物学行为与PTC一致,同样有局部甲状腺外浸润、颈部及全身淋巴结转移等特征[4]。

关 键 词: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直接免疫组化技术 

分 类 号:R736.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