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小鼠结肠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君 邹玲[1] 孙雪婧 孙虎芝 刘文华[1] 张灿[1] 潘强 任慧英[1,2] 

机构地区:[1]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2]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3年第4期263-26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经费(SDAIT-27)。

摘  要:本试验旨在验证5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于小鼠损伤肠道的修复作用。选用56只20~30 g、1月龄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8只。以2%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饮水4 d建立结肠炎动物模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各试验组在DSS处理的基础上在1~8 d连续使用微生态制剂,分别口服0.2 mL细菌素(细菌素组)、0.2 mL细菌素与0.2 mL丁酸梭菌(肽肠健组)、0.2 mL噬菌体(噬菌体组)、0.2 mL肽肠健与0.2 mL噬菌体(肽噬组)、0.2 mL细菌素与0.2 mL噬菌体(细噬组)。第9天观察小鼠体重及发病情况,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结肠病理变化,检测外周血常规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以及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闭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显示:与DSS模型组相比,细菌素组、噬菌体组、肽噬组和细噬组体重均升高(P<0.01),肽肠健组差异不显著,试验各组结肠长度增加(P<0.01),损伤的结肠上层黏膜得以部分修复;与模型组2/3的小鼠血液中性粒细胞含量超标相比,细噬组3只小鼠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验各组DAO活性较模型组降低(P<0.01);细菌素组小鼠结肠IL-10含量升高(P<0.01),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1);肽肠健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和IL-10含量升高(P<0.01),TNF-α含量降低(P<0.01);噬菌体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和IL-10含量升高(P<0.01),IL-1β含量降低(P<0.01);肽噬组和细噬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和IL-10含量升高(P<0.01),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1)。可见,所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结肠炎,其中由细菌素、丁酸梭菌和噬菌体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修复效果最佳。

关 键 词:小鼠 结肠炎 修复作用 噬菌体 细菌素 丁酸梭菌 

分 类 号:S865.130.4[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