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札、悬吐与谚解——阅读韩国古代典籍时有必要了解的三个概念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彤伟[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出  处:《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3期142-149,F0003,共9页

基  金: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重大项目(项目号:2021CXC30)的支持。

摘  要:一在了解这几个概念之前,要先了解一点关于古代朝鲜半岛用字的情况。由于资料缺乏,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的确切时代并不是很清楚。高丽文人金富轼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成书时间为高丽仁宗二十三年(1145年)。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国初始用文字,时有人记事一百卷,名曰《留记》。”这里的文字指的就是汉字,而高句丽在公元前37年建国,由此可知汉字最晚在公元一世纪初就传入朝鲜半岛了。王力先生《汉语史稿》说:“公元五世纪前后,汉字已经被用作朝鲜的文字。到了七、八世纪,由于当时朝鲜的统治阶级也提倡汉字,所以汉字在朝鲜更加通行了。”(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然而,朝鲜半岛人自己的文字,要晚到高丽灭亡之后的朝鲜时代(1443年)才创制出来。

关 键 词:古代典籍 《汉语史稿》 金富轼 《三国史记》 成书时间 朝鲜半岛 王力先生 朝鲜时代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