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会巧 徐坤 Wang Huiqiao;Xu Kun(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Henan 455000;Faculty of Environment and Life,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
机构地区:[1]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北京100124
出 处:《有机化学》2023年第2期789-79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摘 要:极性反转(umpolung或者polar inversion)是有机合成的重要策略之一[1].例如,经典的格氏反应和安息香缩合反应都利用了极性反转策略.通过极性反转可以逆转官能团的亲电性或者亲核性,进而为逆合成分析提供新的视角.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有机合成、药物以及功能材料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合成反应主要依赖于羰基的亲电性,进而和亲核试剂反应构建碳-碳或者碳-杂键,因此该策略限制了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类型.随着极性反转策略的快速发展,将亲电性的羰基官能团逆转为亲核性的羰基自由基(ketyl radical)已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Scheme 1,a)[2].虽然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