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天地之化育”与“人是对象性活动”的比较与汇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的本体论”建构论纲  

Comparison and Converg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An Outline of Ontology Construction of"Things"in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南湜[1] Wang Nanshi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2年第6期112-123,共12页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途径乃是自身的深度中国化,特别是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的深度结合。但要实现这一点,须有这一结合得以可能的契合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是对象性活动”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人可“赞天地之化育”两个核心命题高度相似,便启示着其中存在这样一种契合点。通过对这两个命题的“同”与“异”的分析,可以勘察两者之间汇通与交互吸纳的可能性,引导出一种对于现代哲学之“人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式的回答,以能由之而初步建构起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事”的本体论框架。尽管这一契合点所展示出来的还只是一个轮廊性的框架,却也蕴含着能够进一步发展充实自身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生”之德。

关 键 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事”的本体论 对象性活动 “赞天地之化育” 

分 类 号:B2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