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琳[1] Sun Lin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2年第4期37-46,共10页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摘 要:事件哲学始于对重大历史事件所彰显的时代问题的反思,从方法论层面可将其划分为早、中、晚和当代发展四个时期。在早期萌芽阶段,从黑格尔辩证法本质性的“道成肉身”的“本有”,到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的“事件”,都蕴含着语言学转向之哲学事件,此时的事件概念还只是主观的产物。中期由法兰克福学派推动,以社会化的事件为圆心,勾勒出资本现代性批判和现代形而上学批判的理论圆环,通过不断“发生”的事件来论证历史的发展在于否定性和创造性的内驱力。晚期则肇始于海德格尔,他用一场“日出式”的哲学革命跃入“另一开端”,使事件不断整体涌现和现身“出一场”,历史由此在开中显示真理。当代事件哲学的主要传承地是法国,他们继续了方法论缠斗,使“无”成为当代事件哲学的核心。然而,在愈发无逻辑、非理性的思潮中,事件只能在“混沌”中被同一性泡开、冲淡、重复。唯有经过唯物史观的辨明,才能把握事件哲学的真正要义和当代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