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兆胜[1,2] Wang Zhaoshe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100026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87-98,共12页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散文理论话语建构研究”(20AZW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
摘 要:20世纪以来,受到“人的文学”观念影响,中国文学相对忽略物性描写。不过,在生态散文中,物性得到重视,“石头”这一意象有逐渐凸显之势,到新时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获得一定发展。中国生态散文加深了对于玉石文化的认知,有助于理解世道人心和人生智慧,强化了自我约束和生态意识。在叙述方式上,中国生态散文的石头书写注重辩证性,倾向虚实相生、正反相合、情理交融,有助于深入到物性、人性和天地道心。目前,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书写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作家的主体意识和生态意识不强、物性理解不够深入、经典性不足,这是今后需要努力推进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