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意象

作品数:30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诗尧王兆胜孙福轩孙敏强邹进先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青海湖》《长江文艺》《青春岁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87-98,共12页王兆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散文理论话语建构研究”(20AZW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
20世纪以来,受到“人的文学”观念影响,中国文学相对忽略物性描写。不过,在生态散文中,物性得到重视,“石头”这一意象有逐渐凸显之势,到新时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获得一定发展。中国生态散文加深了对于玉石文化的认知,有助于理解世道人...
关键词:中国生态散文 石头意象 物性 人生智慧 
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94-95,共2页王兆胜 
中国文学包括散文一向重视石头描写,中国古代还形成了瘦、漏、透、皱等赏石文化传统,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或画过石头。现当代以来,在“人的文学”观念指导下,“物”的地位有所下降,石头当然也不例外。不过.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特别是散...
关键词:生态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散文史 石头意象 “人的文学”观 生态观念 赏石文化 文人墨客 
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86-96,共11页王兆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散文理论话语建构研究”(20AZW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
20世纪以来,受到“人的文学”观念影响,中国文学相对忽略物性描写。不过,在生态散文中,物性得到重视,“石头”这一意象有逐渐凸显之势,到新时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获得一定发展。中国生态散文加深了对于玉石文化的认知,有助于理解世道人...
关键词:中国生态散文 石头意象 物性 人生智慧 
石头意象的闭环承接:从曹寅到曹雪芹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4期137-158,共22页刘上生 
《楝亭诗钞》卷首尾诗石头意象闭环与《红楼梦》石头叙事构思闭环的承接,和从补天石到"情根石"的意蕴变化,彰显了自由心性、"不材之愤"、平等理想以及嵚崎块垒审美取向等包衣曹家精神传承特质的深刻影响和曹雪芹的改造逾越。由此可以进...
关键词:闭环 承接 改造 石本位 曹雪芹 
浅谈当代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石头”意象的经典化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8期102-102,共1页张群 
“石头”的意象是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的典型写照。“石头”已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意象。曹雪芹的《红楼梦》原名就为《石头记》,文章主要拿“顽石”来暗喻“宝玉”。所以“石头”的精神内象层面是比较丰富的。要想合理运用好“石头”的意...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 诗歌 “石头”意象 
《红楼梦》开篇石头意象研究述评
《现代英语》2020年第3期87-90,共4页朱李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思维和文化共同感与意象研究[15YBA4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问题研究14BXW065。
"石头意象"作为《红楼梦》开篇"女娲炼石补天"亚神话的中心主角,既集聚深厚蕴意又在整部小说关于"叙述者"问题上激起历来学者驻足辨析研究。本文以女娲炼石补天之弃石意象的"象征蕴意"及其存在的"叙述机制"为出发点,对学者们在这两方面...
关键词:弃石意象 象征隐喻 叙述者 述评 
《麽经布洛陀》神话中的石头意象研究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97-101,共5页凌梦云 
壮族宗教经籍《麽经布洛陀》记录了智慧的创世始祖布洛陀与创世始母姆六甲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祈福追求幸福生活等神话故事,其中石头作为一种意象多次出现在以宇宙起源、洪水和怪胎碎尸化生、文化起源...
关键词:布洛陀神话 石头意象 壮族 石崇拜 
汉字累积的火焰(评论)——衣郎诗歌的发生学断想
《青海湖》2016年第12期18-23,共6页卓玛 
对于一位优秀的诗人来说,当他的诗艺磨练到了他能够清晰地摩挲出诗作被打磨、雕镂的新鲜印迹时,他可能可以较为清晰地转述这个过程。但一般来看,一位诗人的诗歌的发生却往往是难以准确表述的一个问题。如果简单用'灵感'这个词来形容,多...
关键词:石头意象 发生学 
从“石头意象”看孙悟空与贾宝玉艺术形象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96-197,共2页曹彬 
石,古朴醇厚、光明磊落,普普通通,质地形态万千。它的奇特、神秘被赋予了新的意蕴。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有两块著名的石头,《西游记》和《红楼梦》中孙悟空与贾宝玉都是为石所化,共同存在的悲剧命运,从叛逆到顺应现实,从二者的比较中不难...
关键词: 品质 共性 差异 
《红楼梦》“石头”意象的来历及其寓意被引量:7
《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5期30-39,共10页邹进先 
《红楼梦》中的石头意象,并非直接来源于女娲补天的原始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的原始神话并没有女娲所炼补天石有剩余的情节和叙述。补天石有剩余之说始于宋人的想象,而苏轼、辛弃疾将其作为"士不遇"主题的象喻写进诗中。曹雪芹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红楼梦 石头 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