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先欣[1] Yuan Xianxin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129-136,共8页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2017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到民间去’:中国现代文学民间话语生成研究(1902-1925)”(项目号:17YJC751047);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从人文角度探讨健康老年化:文学、电影与老年歧视”(项目号:2019308007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鲁迅的语言观联系着特殊的声音观,在鲁迅的早期和中晚期发生过重大转变,如何理解这一转变长期以来是鲁迅研究中的难题。本文以重新解读《狂人日记》为出发点,提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设置了极为复杂的语言层次和机制,它同时质疑了文言和白话,而将理想的语言的核心置于主体“立诚”的强烈意志。这样的语言观和声音观不仅有别于胡适、陈独秀的白话论,而且构成了鲁迅从早期的文言复古转向白话乃至大众语背后一以贯之的逻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