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二战前及战时日本的亚洲观--以“亚细亚的”一词的流行与语义变迁为中心  

Marxist Historiography and Japan's View of Asia Before an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Centering on the Circulation and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rm"Asiati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雨霏 Zhou Yufei

机构地区:[1]德国日本研究所,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纪尾井町7-1,102-009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3期49-59,共11页HISTORY

基  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研费(20K13463)。

摘  要:日本对亚细亚的认识可追溯至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在江户时期的流布。但在日语语境中,将"亚细亚的"(アジア的)作为形容词来描述一种社会形态,则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密切相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亚细亚的"(asiatisch)一词来形容原始共同体的生产方式。在1930年左右的日本言论界,这一词汇在亚洲社会性质论争中逐渐拥有"前近代的""落后停滞的"等词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这一词汇又在"东亚协同体"与"大东亚共荣圈"的话语体系内发生词义转向,与"乡土共同体"等概念合流。"亚细亚的"一词在二战前及战时日本的流行与词义演变描绘出日本的亚洲观在这一时期的嬗变轨迹。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亚细亚社会论 日本的亚洲观 概念史 

分 类 号:K093.13[历史地理—历史学] H36[语言文字—日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