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通识思政教育的价值及生成路径探析--以非物理类学科《大学物理》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颖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数据》2023年第3期173-174,共2页DATA

摘  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着力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大学物理》作为高校非物理类理工专业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通识基础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力载体。有效将爱国奋斗精神教育、科学品格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融入其课堂教学中,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要求。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大学物理 生成路径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