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晓丽[1] 柳刚 杨文超 SUN Xiao-li;LIU Gang;YANG Wen-chao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2]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出 处:《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8-45,共8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金漆镶嵌技艺代际传承路径与机制研究”成果(JD035001202102)。
摘 要:在现代消费社会语境下对传统纹样重构的视觉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图像再生产的内生逻辑和生成机制,从而尝试建构传统纹样现代性表现的创新方法。引入凝视理论、案例分析、符号学分析等方式对传统纹样视觉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外因素、本质统一思考。传统纹样转型设计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图案创作的“鸿蒙”期、消费符号与“奇观”以及设计沉思和主体性的浮现。“凝视”功能的介入使纹样设计力图冲破后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陷阱”,转而成为表现民族认同和集体记忆的现代视觉文化表征。传统纹样不仅是历史叙事的能指的集合,还是展现现代工艺文化意蕴特征要素。纹样设计应尝试褪去“消费文化”的符号体征,适应为“他者”而设计的设计伦理秩序,叙述当代文化自信和民族记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