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璐 张士滨 华志鹏 杨占君(综述)[2] 贾建新[2] 吴丽娥(审校)[3]
机构地区:[1]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2]包头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内蒙古包头014040 [3]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出 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3年第2期168-170,共3页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21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21MS08010)。
摘 要: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总数的70%~80%[1],其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发生脑缺血后,首要的目标是改善缺血区域脑组织的血流供应,恢复正常的血流循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改善侧支循环,绝大部分患者采取以上措施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仍有小部分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现象,此现象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CIRI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有确切的定论,有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自噬及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学说。本文根据对CIRI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改善CIRI带来的损害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