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自体的超越--基于存在概念的比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若昌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西部学刊》2023年第7期64-67,共4页Journal of Western

摘  要:物自体作为康德存在概念中的核心部分,只能被应用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的前置概念,其存在属性有相当多的缺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存在观从事物的根本出发,将一切现实的存在相互统一。现象学对存在概念的探讨与康德相去不远,其将“感知”和“对象”的一致作为存在的认知方式,缺乏认识—实践过程中的统一性。科西克将马克思主义与海德格尔哲学结合起来对存在进行理解,通过对实践的“生存化”注解,将存在嵌入物质世界的关系之中。通过回溯康德之后的存在概念,能够直观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自体的超越。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存在观 物自体 康德哲学 现象学 

分 类 号:B507[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