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龙 刘友田 刘旭 DU Long;LIU You-tian;LIU Xu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307
出 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对弘扬沂蒙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项目编号:20CYMJ08);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DYKC19128)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文旅研究专项“文旅融合发展中的财政保障机制”(项目编号:20CLYJ53,课题主持人:刘旭)。
摘 要:共同体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分析“乡村共同体”内涵、特征及相关研究,并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实际审视这一概念的可适用性,不难发现:随着乡村急剧变迁,乡村共同体很难解释当下的乡村社会,而提出新的概念——有限共同体,则是以共同体为起点并赋予新的内涵,具有共而不同、同而不共、半共半同三个维度,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共同体的新解释。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可以深化乡村共同体的认识,更能为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