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麒润 Zhu Qirun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91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摘 要:北魏时,古琴指法有擘无托,且擘的运指方向为由身至徽向外出弦。唐代擘、托二法始成对举,出弦为擘,入弦为托,是为古法。宋代以出弦为托,入弦为擘,是为今法。历宋、元、明、清四代及至民国,擘、托古法与今法并世而存。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后出诸谱皆用今法擘、托。因擘、托运指方向在指掌参考系与徽身参考系中相反,且在徽身参考系中,古法擘、托的运指方向与擘、托二字所蕴含的方向性之间存在语义冲突,从而导致擘、托发生古今之变。清人不究源流,托古改制,颠倒擘、托的古今之法,却为仰托指法的形成廓清了语词上的逻辑障碍。如今擘、托不用古法而尽用今法,皆因古法无人传承而今法传者众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