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诗歌的美学向度与创造力形态探究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and the Creative Fom of the Poetry by the Poets Born in the 198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高峰 Zhang Gaofe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23年第3期49-55,共7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80后”诗人的诗性感受力与创造力,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独特的当代文化景象与话语场域,为21世纪诗歌的嬗变提供了丰富的诗作文本与诗写经验。这与社会型态的转变和精神型构的时代折射密不可分,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与步入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成为“80后”诗人以个体生命体验进入语言与历史的现实深广而复杂的语境。无论是从意象延异与扩容的审美想象力跃迁,还是从精神性存在的深度思考与现实生命体验的融合互注,都需要深入诗歌写作现场,进而对其“文学性”演变的历史方位与诗学思维结构性变化,予以价值确认与意义辨析。本文从文化生存境遇的现代性体验书写、诗歌语言形式的美感经验与诗体变构的拟叙事戏剧化的艺术拓展诸方面,集中展开关于“80后”诗人审美风格的演变与创造力形态构成的探究,由此呈现出“80后”诗人极富创造性的诗歌写作美学向度的众多可能性。

关 键 词:“80后”诗人 文学性 语言形式 历史经验 审美想象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