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武汉430060
出 处:《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3年第4期216-219,共4页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基 金:湖北省卫健委基金(No.WJ2019F013)。
摘 要:抑郁症患者是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但目前其独特的发生机制仍不确定。结构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与额叶和前扣带回体积减少有关,海马及颞叶体积减少与自杀相关,岛叶体积减少与非自杀性自伤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均显示默认网络和显著网络之间正向连接减少,而非自杀性自伤者存在额叶边缘系统的改变,以杏仁核为种子点的连接差异可能是区分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的一个神经影像学标记;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自杀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均与自我意识、奖赏环路、情绪处理环路异常有关,而非自杀性自伤还与执行功能、疼痛环路异常有关。本综述从脑结构和脑功能的角度分析抑郁患者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异同,为进一步揭示其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