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月 张东阳 张雪莹 邸昌辉 崔懂 谭波 唐茜[1,2] 谭礼强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都611130 [2]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3]四川木门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广元628200
出 处:《四川农业科技》2023年第3期15-19,共5页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ZHFP001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茶叶创新团队专项(sccxtd-2021-10)。
摘 要:对引种四川省旺苍县的10个黄化茶树品种(系)进行了存活率、萌展值、新梢叶绿素含量和品质成分的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品种引种表现进行评价分析。各品种(系)中以“黄金叶”移栽存活率最低(80%),其余品种存活率均在90%以上。“龙井黄”萌发时间显著早于其他品种。新梢嫩叶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金凤1号”最低。水浸出物含量夏季和春季分别以“川黄2号”和“黄魁”最高,为45.50%和45.91%。“中黄3号”“郁金香”和“金紫笋”在春季中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0.31%、10.13%和10.29%,均低于对照“中黄1号”和其他品种。“中黄3号”春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28%。“川黄2号”儿茶素含量与EGCG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1.56%和6.1%。综合分析认为“郁金香”“中黄3号”和“金紫笋”等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特点,可考虑在旺苍地区进一步推广。
分 类 号:S571.1[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