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后仍进展为脑梗死的内囊预警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 that still progresses to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treatment with ateplase and tirofiban:2 cases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佩 林晶 李小兵[2] 徐祖兵[2] Li Pei;Lin Jing;Li Xiaobing;Xu Zub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J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Ji'an 343100,China;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机构地区:[1]吉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安343100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出  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12期949-953,共5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卒中预警综合征(stroke warning syndrome,SWS)是一种特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约占所有TIA的4.5%,以反复刻板样发作和进行性加重为特征,极易进展为相应部位脑梗死。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属于SWS的特殊亚型,于1993年由Donnan等[1]提出,现通常指发病后72 h~7 d内反复出现至少3次刻板样发作的短暂性运动感觉障碍、累及多个部位、发作间期症状可完全消失且无皮质损害症状的临床综合征。CWS极易进展为内囊梗死,具有严重致残性,其梗死灶主要位于内囊,也可出现在丘脑、苍白球、壳核、放射冠[2,3]。目前认为,CWS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以及男性性别。CWS所致的脑梗死为小动脉闭塞型,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脑穿支动脉脂质透明变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动脉–动脉栓塞等[5]。CWS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以及升高血压等,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制定单一或联合治疗方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早期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出血风险较低且安全性较高,常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6]。本文报道了2例在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后仍进展为脑梗死的CWS患者,期望为CWS的诊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替罗非班 阿替普酶 进行性加重 动脉栓塞 发作间期 感觉障碍 放射冠 致残性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