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岛266580 [2]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红旗街街道办事处,河南鹤壁458000
出 处:《教育评论》2023年第3期95-102,共8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202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托举计划”基金“中华匠道所蕴含的劳动精神与人格修养论研究”(编号20CX05006B);201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鲁班工匠精神之理论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9CX04017B)的研究成果。
摘 要:孟子的“劳心劳力”思想一直以来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对其认同与批判的意见各执其是、不相上下,因此对其进行阐释仍是一项重要课题。要想对孟子“劳心劳力”思想得出庶几正确的理解,首先需要回到该思想提出的原始语境,其次要厘清该语境中关键字词的语义,最后要参考孟子思想的一贯主旨。以此为前提,才可将孟子这一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蕴含的精益求精、合作共赢、尊重人才、劳动光荣等理念被重新发现,进而助力于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与弘扬路径的探索。
分 类 号:G40-015[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