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杭州311100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3期617-61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浙江省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B046);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B045);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2020KY800)。
摘 要:脑卒中为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1]。脑卒中患者大比例会出现明显的下肢功能障碍,如下肢痉挛、画圈步态等。此类患者由于肌张力过高,步行时易诱发全身异常姿势,导致步行效率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脑卒中下肢康复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下肢矫形器、肉毒素注射、减重步行训练等[2],这些治疗更多关注下肢本身,且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哪一种方法更高效。“上下肢一体化”理论的提出为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训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理论认为,上下肢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的,上肢良肢位的摆放和痉挛的缓解,可以通过多种上下肢交互路径改善下肢的功能[3]。中医的靳三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实践且收效确切[4]。
关 键 词:下肢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 肢体功能障碍 张力过高 发病人群 靳三针疗法 良肢位 临床实践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