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2]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出 处:《设计》2023年第8期55-58,共4页Design
摘 要:《设计》:您从何时开始关注、实践社会设计?彭圣芳:对社会设计的关注始于对设计伦理的关注。十多年前,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的中文译本就开始在设计学界非常盛行,其副标题是“人类生态学和社会变化”。这是一本在社会责任的驱使下,立足于设计实践和问题解决,以批评和探讨为主线的书,我也是读者之一。将此书结合译者——中央美术学院周博教授那些年写作的《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一起阅读,对设计伦理的学术理解会更加整体。正是那些年前后,埃佐·曼奇尼(Ezio Manzini)教授致力于在全球推广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的学术联盟。2009年,我所在的广州美术学院在时任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教授的支持下承办了DESISNetwork(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Network,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国际联盟)中国区域的成立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香港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的代表齐聚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设计楼的会议室,当时我有幸列席会议学习,也从实践和教学的角度形成了对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的初步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