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小伟 PENG Xiaowei
机构地区:[1]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5
出 处:《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15);广东嘉应学院通识教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TS202226)。
摘 要:围绕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学界在探讨康德先验演绎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演绎路径:一是“穿插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穿插于主观演绎的开头与结尾的中间;二是“上下论证”路径,即认为客观演绎是从先验统觉出发的从上到下的路径,而主观演绎则是从经验性出发的自下而上的路径,两者是双向的、互补的。比较之下,我们发现,尽管“穿插论证”表面上看通俗易懂,“上下论证”逻辑清晰,但是前者容易使人陷入心理主义的误区,而后者则容易让人产生独断论的误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两者侧重于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过于注重演绎路径的方向,忽略了先验演绎的目的。我们尝试淡化主观演绎与客观演绎的关系,围绕先验的自我意识这一中心,以先验演绎的目的为视角,提出一条“同一性论证”的路径,即以论证先验对象与经验对象、先验统觉与先验范畴的同一性为线索的论证,以期避免前述两条路径产生的误解,或者为之提供有益补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