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淮安“山阳诗群”的生成与质实诗风的建构  

The Generation of"Shanyang Poetry Group"in Huai'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Plain"Sty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丛海霞 杜运威[2] CONG Haixia;DU Yunwei

机构地区:[1]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2]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1SJA1800);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JSSCBS20211173)。

摘  要:潘德舆倡导的“质实”理念既充分传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符合彼时社会动乱、人心思变的社会趋势,更是勾连起淮安文化融通南北的节点。该理念得到了鲁一同、吴昆田、丁晏、王锡祺、高士魁、丁寿祺、徐登鳌、杨庆之、孔继镕、刘湘云等人的大力支持。由此,以潘德舆为中心,以“质实观”为创作纲领,以地缘、学缘、血缘等为纽带,形成了共同追求“质实”诗风的诗人群体——山阳诗群。山阳诗群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建构起质实诗风:一是将社会时事纳入叙述视野,极大地抬高诗歌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价值;二是将目光聚焦于民生疾苦,拓宽诗言志及针砭时弊的现实作用。此类作品的集体出现既是宏观经世致用思潮对诗歌的重大冲击,也是微观山阳诗群在质实观影响下的集体亮相。综合而言,山阳诗群的发现有利于准确定位清代后期淮安文学在整个清代文学史上的坐标,其质实诗风的建构是对乾嘉学派和性灵诗派后期出现严重弊端的一种反思和纠正。

关 键 词:山阳诗群 质实诗风 潘德舆 淮安诗歌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